胡思亂寫(14)—精神病=癲佬癲婆

KITTY
Jan 15, 2022

--

Photo by Nsey Benajah on Unsplash

[註:只是把生活的事情和感想紀錄下來,內容沒有主線,胡思亂想後寫下的短/廢文。]

一.

在香港,精神病患者普遍給人的印象是胡言亂語而危險的瘋子。「精神病=癲佬癲婆」這個標籤我兒時常常從家人和電視劇聽得到,然後不知怎的有種想法在我心中扎根,認為精神病人吃藥也醫不好,要關在青山醫院。直至我有家人患上精神病患,出入精神病房,而且我工作上要面對情緒病的家長,修讀精神疾病的課程,我才開始斬走那些扎根已久的看法,大部份精神病人並不危險,而我在日常對話避免用「入青山」之類帶有歧視的言詞。一直而來,我對抗抑鬱藥半信半疑,對一些人有效,對一些人無效,我總覺得心病還須心藥醫,抑鬱病人始終要靠心理輔導來解開心結,故此我以前會猶豫鼓勵親朋和家長服藥。

隨著年月過去和自身經驗的累積,我看到藥物的效用,藥物是有副作用,但調節了人的情緒,最明顯是舒緩了失眠和情緒起伏的徵狀(不是完全根治),這樣就能夠接受心理輔導解開心結,大約用半年至一年就慢慢好轉過來。我認識當然也有堅持不服藥的案主,胡思亂想和失眠的情況持續,最難搞是他們在輔導過程不太接受其他意見,在生活上不願意改變,結果情況沒有很大的進展。

另一方面,反對精神藥物的人會說藥廠為了賺錢,與精神科醫生聯手制訂了DSM-5(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)。我認同這些對精神醫學系統的批判,引發我思考更多精神病究竟是怎樣一回事,例如:「病人」與醫生之間就存在不平等的權力,「病人」「不正常」,醫生就有權把他關進醫院,「不正常」是由誰來定義?「不正常」是天生抑或後天環境和壓力造成?

其實,世界都瘋了,不變狂人才不正常。

二.

人大了,經歷多了,逐漸發現世界不如父母和老師所說的模樣,充滿歪理和不公平,然後我得學會面對這個世界的醜惡,仍然選擇善良來對抗。有時,我在想每天教導小朋友做個善良的人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這樣子教育能否讓他們了解真實的世界?能否幫助他們在未來的日子好好生活下去?或許未來的世界愈來愈壞,一個人選擇善良愈來愈要付上代價,不得不在善與惡之間抉擇。

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

--

--

KITTY

在香港長大的女生。社福小薯。曾到東京過打工仔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