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個內向的人又如何?

KITTY
Oct 3, 2020

--

Photo by Ahmed Nishaath on Unsplash

雖然我不是典型的內向者,但我是有內向者傾向的人。

我享受自己一個待在房間或咖啡店的時間。太多人的聚會,我會感到很累,喜歡一對一的見面。遇到傷心的事情時,我想鑽進洞穴一個人待著。如果對方說的話很有趣,我靜靜聆聽也沒關係,不覺得自己一定要說話。

現在長大了,我學會在面對社交場合時,要打開「社交開關」,好讓我能夠「正常」面對朋友、同事、家長和學生,回家後我就會關掉,什麼話都不想說,因為我已經筋疲力盡。

中學時代,我還未掌握這個開關,就有點辛苦。學校經常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,邀請學生在早會讀經和分享,我也被迫變得外向,學會在人前表達自己的想法,表現得很自信,但其實內心很累,又害怕自己成為眾人的目光。

中學時候的我,一定想像不到將來會成為社工,要經常和家長面談,又要主持講座和營會。直至現在,我仍有些害怕在台上做講者,看著一群陌生人,裝扮得很專業和有自信,侃侃而談,畢竟已在社會工作差不多十年了,完結後是有參加者稱讚我的表現,只是我認為台上的自己太超現實,並不是真正的自己。

我的害怕,可能源自內向者對不同熟悉程度的人有一條界線,中學時期被訓練變得外向,就是要我將這些界線變得更開放,有些話我覺得只會對朋友說,但硬要把同一番話說給其他人聽,對我來說是逾越界線的害怕。

相反,外向者的界線開放得很,甚至我覺得他們沒有界線可言,曾被泛泛之交的朋友追問我的家事,猶如別人闖進我的私人領域般的感覺,有些困擾。其實,外向者亦需要被訓練變得內向,學會在人際關係劃下界線,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夠互相尊重去相處。

以前,我很不喜歡內向傾向的自己;現在,我算是接納如此的自己。掌握了「社交開關」的技能,我可以所謂「正常」地活下去,實現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Photo by Duy Vo on Unsplash

--

--

KITTY

在香港長大的女生。社福小薯。曾到東京過打工仔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