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悼失去的「正常」

KITTY
Apr 25, 2020

--

Photo by Karim MANJRA on Unsplash

武漢肺炎肆虐全球,現在香港的確診人數開始放緩,但「正常」生活從二月起已離我們而去。

我想念不用戴口罩的日子,想念自由外出玩樂的日子,想念面對面與小朋友相處的日子。面對生活轉變和失去的「正常」,我心裏帶點傷感,腦海浮現Grief一詞。

一位瑞士裔美國精神科醫生Elisabeth Kübler-Ross曾出版書籍《論死亡與臨終》(On Death and Dying),提出「哀傷的五個階段」(Five Stages of Grief),形容人面對哀傷和災難過程中的五個獨立階段。這些階段未必會順序發生,亦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所有階段。

Illustration from verywellmind.com

其實,這個理論亦可應用到今次疫情,幫助我們了解失去「正常」帶來的悲傷過程。

第一階段:否認(Denial)

否認是我們的防衛機制,逃避悲傷可能壓倒我們生存的威脅。當我們剛剛得悉悲傷的資訊,往往會選擇拒絕面對殘酷的現實。

還記得1月23日,武漢宣佈封城,眼見香港的確診人數逐漸上升,接著政府限制羅湖、落馬洲等口岸出入境,我心想:「不可能,病毒沒有可能傳播得這麼快!」

第二階段:憤怒(Anger)

當我們開始意識到病毒在社區爆發之事實,需要減少外出玩樂,為免情緒崩潰,我們會將情緒投射到自己或他人身上,怨天尤人,好讓自己轉移面對殘酷的事實。

有一段日子,我習慣一邊看新聞,一邊責罵港政不全面封關,透過言詞將負面情緒宣洩到政府頭上,心情會好過一點。同時,憤怒使我們與現實連結,踏上面對現實的一步。

第三階段:討價還價(Bargaining)

在這個階段,我們內心會不斷對話、協商,嘗試找方法改變現狀或減輕痛苦。我腦海裏曾閃過多個可能性,嘗試彌補失去「正常」的空洞感覺。

「如果我這個星期不出門,武漢肺炎會在夏天消失吧?」
「我只是和一位好友吃飯而已,假如做足防疫措施,沒事吧?」
「週末不如行山,郊外空氣流通,沒有這麼容易感染的!」

第四階段:沮喪(Depression)

經歷過一段時間,我們接受了大部分殘酷的現實,心裏變得沉重傷心。

--

--

KITTY

在香港長大的女生。社福小薯。曾到東京過打工仔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