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ar Hong Kong (2)—又是去留這個話題

KITTY
May 19, 2021

--

Photo by Sébastien Goldberg on Unsplash

[註:在這個大時代,我害怕有一天,連書寫香港人的身份也容不下,所以決定把自己的香港故事和所思所想記下來。]

坦白說,我對一些傳媒和KOL遊說港人移民感到厭煩。

無可否認,香港的法治和制度急速惡化。有些傳媒一直報導香港人移民成功的故事,KOL則不斷揚言今年8月1日政府就禁止港人自由出入境,但如果香港人因為如此而決定移民,我只能說句祝君好運。我認為移民不單是個人的抉擇,亦牽連家庭的重大決定,需要花時間考慮和預備,而且關乎個人的生活喜好和人生價值觀,並沒有劃一的標準答案。

是的,我承認自己沒錢移民。

如果我有金錢,當然想嘗試到外國生活。老土的一句,錢不是萬能,但沒錢是萬萬不能。金錢能夠幫你減少問題,現在因疫情不少國家都失業率高企,假如你在外國未能找到工作過活,有積蓄就不用怕,至少有地方住,有三餐吃,不用為人的衣食住行基本需要過份擔憂。到自己不熟識的國度生活,萬一沒有人脈網絡,金錢是何其重要。

此外,在香港工作錢較易賺。不論是醫生、護士、老師、社工…… 香港薪水比起英美還要高(當然我覺得香港的工作量比起英美多),還未計算政府抽稅。以我自己為例,一個什麼都要做的打雜社會工作員,即使英美社福機構承認香港學歷,又願意聘請我這個人才(哈!),我的月薪都要減1至2萬港元。

好啦,其實我這個人不是這麼愛錢。現時這份打雜,我得承認找到滿足感,聽到很多有血有淚的故事,見到社會的不公,感受到人性的善。如果我移民後,就再也找不到,從接觸到的案主經歷連繫到社會問題和人性,正好因為我熟識香港的制度和歷史,才看到箇中的制度問題,體認到案主的人性。

Photo by Pascal Meier on Unsplash

還有,我得承認自己活得有些怯懦。

離開香港這個安舒區,在異地生活要重新建立人際網絡和發展事業,我對現時的自己沒有信心、沒有勇氣和沒有力氣。曾幾何時,我在南韓和日本住過一段短時間,那時候我還年輕,還有心力和腦力學一種語言,日語我花時間記住日常詞彙,戒掉香港口音,例如:我到髮型屋剪髮,會事先問朋友或查字典,如何與髮型師溝通「透薄/打薄頭髮」。除此之外,適應外國生活很費力,所有東西都需要學習,細微至橫過馬路都得重新學,譬如日本車子拐彎是不需要跟交通燈號,有次我沒有留意到,正想踏上斑馬線時,一輛私家車突然轉進來,嚇了一跳。所以,我在南韓和日本的生活過得很累,不是不開心,但總是不安心,可能安心與否需要時間建立屬於自己的根基。

--

--

KITTY

在香港長大的女生。社福小薯。曾到東京過打工仔生活。